“郐国”,是魏伯阳追述自己远古的籍贯,他采取了舍今用古的隐喻手法,舍去了籍贯当今的称谓,这是古今文人惯用的手法。“郐”,又写作“桧”,原为西周初年的封国,到春秋时为郑武公所灭,将其地併入了郑国。古郐国都城至今尚存,在今河南密县东35公里的曲梁乡大樊庄东北,溱水东岸的故城角寨子村。郐国在西周建国以后,是一个文化相当发达的诸侯国,《诗经》里有十五“国风”,其中就有“郐风”四首。
在郐国的南邻,有一个小国叫密国,也是西周的封国,也是到春秋时,被郑武公所灭,併入了郑国。西汉时,在古郐国和密国的原址上,建置了密县。东汉时,密县属于中央直辖区河南尹(治所在洛阳)的二十一个县城之一。
密县位于中岳嵩山东麓,三面群山(有大隗山、梅山、径山等)围绕,山谷丘陵多,平原少,起伏不平的浅山丘陵区。
这个优美的自然环境,正是魏伯阳所描绘地“幽谷朽生”之处。由此看来,密县的古称为“郐国”无疑,“郐国鄙夫”就是“古郐国人”的谦称,而隐去了“东汉密县人”的今称,所以,魏伯阳当为“东汉河南尹密人”,也就是洛阳密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