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赐姓钱姓
赐姓,是中国古代帝王彰布皇家威仪,昭示荣宠,笼络、褒奖臣属,邀集人心的重要手段之一。五代时钱谬曾以杭州为中心建立了吴越国,历时86年之久,是时境内安宁,人民富足,有不少吴越臣僚先后都被赐以国姓“钱”,而改姓为钱。《宋史•吴越钱氏世家》称,吴越王钱谬“与战士多赐己姓”,至忠懿王钱弘傲临朝称制,这些因赐姓而改姓钱氏之人“皆称同宗”,都自认为属于钱姓之人了。目前属于这种赐姓的钱姓人仅见于台湾高山族土著中,据《台湾姓氏源流》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台湾高山族土著七姓中有一支因忠于朝…廷,有功于国家,被乾隆帝赐姓为钱,此后相沿不改,迄今仍为钱氏。
合姓,即是合并而成的姓氏,是中国姓氏发展史上的一种特殊变异现象。钱姓的合姓是钱姓与其他姓氏合并或联姻的结果,以钱王、钱赖两姓人数居多。如钱王姓就是由钱姓和王姓协商合并而成,最早出现于浙江崇德(今桐乡)一带,以后又迁往浙江的其他地区及江苏、福建、安徽、广东甚至台湾、香港等地。钱王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当年崇德两姓族人出于人员互补、消除纠纷的目的而试图通过平等合作的方法寻求共同发展的最佳手段。 至于钱赖姓,基本也是由钱姓和赖姓合并而来。据《台北文献》所载《犹他家谱学会在台搜集族谱报告》一文报道:在目前的台湾,便生活着一些以钱赖为姓的人。不过他们大多是钱姓与赖姓通婚后的主妇及子女,尤其是受西方从夫姓的文化传统影响,很多赖姓女姓婚后在保持自己原有姓名的同时,在前面又冠以夫姓,形成复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