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钱】姓起源 |
|
|
|
|
钱姓起源有三
一、彭姓钱氏
据《通志•氏族略》、《姓谱》等书记载,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在祖父去世后继为天子,掌管中原地区。他执政期间,中原各部落氏族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人口迅猛增长,土地日趋紧张,部族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面对此种情况,颛顼决定重新分封天下,他将自己的八个后人分别分封到己、董、秃、坛、曹、斟、芈(mi)等地,让他们各自建立方国独立发展。 这些方国名称后来陆续演变为相应的姓氏,成为我国南方早期主要八个姓氏的来源。其中彭国传至颛顼曾孙吴回时,帝喾委托吴回接替其兄长重黎的火正之职 (掌管火种的官),史称火正祝融。吴回之子陆终成年后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女贵)为妻,怀孕三年却总不生产,无奈之下,陆终只好为妻子剖腹产子,结果得子六人。六子中的第三子名筏,字铿,史称筏铿。后来帝尧封筏铿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建大彭氏国,从此,他便以彭为姓而称彭铿。彭铿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长寿者,相传他在唐尧时就与夏禹、皋陶等人同时被举荐入朝任职,夏商之时,任守藏史,至周为柱下史,同时又是拥有侯伯之位的大彭国君,活了八百多岁,遂被后人尊称为彭祖。彭祖之孙彭孚,西周时任钱府上士,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其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事迹,就以他的官职为姓,称钱氏。西周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彭孚虽出生于彭城,而任职于京城,所以钱姓的一部分最早形成应在今陕西关中和江苏彭城一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