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一家人》 (1)路史: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保氏。 (2)姓谱:周礼有保章氏,因官以为氏。 (3)千家姓:山阳族。
2.《南通历史札记》
《内蒙古新闻网》扩廓帖木儿(?-1375),元末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人,本名王保保。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甥、养子。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后,代领其军,破益都城,杀田丰、王士诚,复与元将孛罗帖木儿争夺晋冀。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他拥皇太子讨伐孛罗帖木儿,入京为左丞相,封河南王,总统天下兵马。随后进兵关中,与军阀李思齐交兵。后明军北伐,二十八年(1368年)元都陷落,他败走甘肃,成为明朝西北边患。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沈儿峪被明将徐达击败,逃往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逾年,大败徐达,斩明军数万。后病死于哈剌那海。 《南通历史札记》扩廓死,妻毛氏从亡,另一妾携幼子泛海居崇川(南通古称)。后裔取保姓。 南通部分保氏是根据家谱定的,这样南通就出现蒙古族的保氏和汉族的保氏。然而家谱作假严重,而清代攀附现象最为严重。《崇川保氏宗谱》是清代写入扩括帖木尔史迹,然而云南保氏记录与历史接近,而南通保氏问题很大。《明实录》记载扩括帖木尔之妹为朱元璋之子秦王朱樉之正妃;扩括后人从南通进入了内地。一个平民发达后修家谱往往找历史上的同姓联宗。
3.昭通《保氏族谱》
云南回族中的保姓,出自赛典赤;赡思丁家族,即“回族十三姓之一”。但昭通《保氏族谱》称:“吾族原于蒙古,初以特穆尔为氏,元之右族也。自库库台特穆尔尊号保保,而入滇始祖以阿保名,于是改姓保氏。”(《滇南丛话》)对于此话,白寿彝先生指出:“予于《族谱》所记第十三世以后,颇为相信。十三世之前,予乃不能无疑。其真实之程度如何,固不难据史籍以断。”(《滇南丛话》)对于昭通保氏“原于蒙古”究竟是指“蒙古国”还是“蒙古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4.《公安部网》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