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公世系的国公后代。国公之子如公,如公之孙有一个叫郑弘的,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个历史名人。他年轻时当过啬夫,被名叫第五伦的太守发现,任命为都邮,举为孝廉。郑弘又拜河南太守焦况为师,研究学问。汉永平十三年(70年),楚王刘英谋反被废,焦况受牵连被捕,死于押解途中。接着焦妻和儿子又被捕,焦的亲朋都怕牵连自己而和他家疏远。独有郑弘剃掉头发,带着铁链,上朝为焦况鸣冤叫屈,终使汉明帝觉悟,赦免了焦况家属。他的忠义为人,感动了皇帝,当即任命他为邹县县令。在任上,他推行仁政,减少徭役,颇有声望,又升为太守,后为尚书,不久又入朝代郑众为大司农。他奏请皇帝批准,开辟零陵、桂阳(湖南南部)至南岭(广东、广西)的道路,打通了南北交通。在当大司农期间,他开源节流,使国库盈足。这时天下遭旱,边防有警,郑弘又建议减免灾区赋税徭役。元和元年(84年),郑弘进为太尉,他又推举第五伦为司空,每次上朝,他总是躬身自卑,以后辈之礼相见。皇帝问明情况,特在二人之间设以云母屏风,以免因小节而误大事,此举成一时佳话,到处流传。当地为了纪念他,把他幼时常去洗澡的泉,称为“郑公泉”。称顺时如意的风,为“郑公风”。也的后代中有一部分后来迁居到了山东东平郡。到东汉初年,又有一个叫郑均的名人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动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形成中原人口向南徒迁,至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仍没有停止。其中郑氏南迁规模较大的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