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伯及其子孙受封谢邑后,即成为周朝南方的一个重要诸侯国,级别也从伯爵国上升为侯爵国。其后又嫁女与宣王子幽王,生太子宜臼。幽王宠幸褒姒,废宜臼而立褒姒子伯服,宜臼只好逃到申国求援。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攻周,杀幽王,虏褒姒,立宜臼,迁周都于洛邑,开创了东周政局,而宜臼也被称为周平王。这是申国最强盛的时期。后来楚国在南方兴起,申国中衰。至公元前 688年前后,申国最后被楚国灭亡。
由于申国建立在谢人活动的谢邑之地,受谢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以至在亡国之后,申伯后裔中的不少人改姓谢,成为又一批谢姓人。故《元和姓纂》称:“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后失爵,以国为姓焉。”《姓氏急就章》也说:“谢氏,南阳棘阳县有谢城。周申侯于此作邑,后为氏。”《万姓统谱》:谢,“炎帝之胤。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谢,以邑为氏”。今天谢姓人大都尊申伯为始祖,其原因就在这里。
申伯封谢后,曾有一批不愿做附庸的谢人离谢邑而去,迂往东方或南方。至春秋初年,留居的谢人又遭楚国的奴役,先后迂往湖南,四川,浙江等地,遂把种子撒向全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