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谢姓人,基本上全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及广东的沿海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自称是叠山公(即南宋末爱国诗人谢枋得)的后裔。近现代,谢氏入台人数更多。此外,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日本的姓“平尾”,1945年台湾光复后,这些人奉命重新改姓谢。
370多年来,谢氏在台湾已扎下深厚的根基,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是全台湾的第十三大姓,人多而势众,台北、台中、台南、基隆、新竹、高雄、花莲、澎湖、南段等市、县还建立有谢氏宗亲会。
至于在香港和澳门,也有不少谢姓人居住。他们大多是历史亡的广东谢姓移民,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客家人。当然,在近年以来,也有不少其他地区的谢姓人陆续迁到这里居住,进一步扩大了谢姓人在这里的队伍。另外,他们也像生活在台湾的谢姓人一样,活跃在当地的政治、经济、文教等领域,并且为了加强同姓宗亲之间的联系,还成立有谢氏宗亲会,并与总部设在台湾的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